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在全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抗爭下,新冠疫情逐漸褪去,然而☞,只要還有一例存在⚓️,我們的工作就不能停止,我們的責任就不能松懈💆🏻♀️。烈日炎炎下、疾風暴雨中,旅遊航空安博全體黨員幹部職工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用堅毅和堅守詮釋了一名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安博黨總支書記、院長劉京祥主動響應號召,下沉社區開展誌願工作。7月24日,根據蘭州新區文曲湖社區的緊急安排😵💫,從下午4時起,開展全小區核酸檢測工作,由於工作突然🕝,加上物資運輸不到位🪄,檢測工作很不順利🕵🏼,劉京祥同誌一邊耐心地為居民講解核酸檢測要求💂🏿,一邊維持檢測秩序👆🏻、協調物品分發,檢測一直持續到淩晨2點。雖然饑腸轆轆、滴水未沾,但他堅守到最後一刻👩🏻🏭👩❤️👩,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8月5日下午1時,他又出現在社區全員檢測現場,穿上防護服🆖,在烈日下堅持三個小時,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下午4時,等到工作結束👩🏿🦱,渾身濕透的他才脫下防護服,喝水補充體力🧔🏻♂️。還有很多個早晨,他來到社區核酸檢測點,協助社區為居民做常規檢測服務🏆。身穿紅馬甲,手拿小喇叭🛍,提醒群眾“一米線”、“戴口罩”☹️、“掃場所碼、健康碼”😘🙅🏽,這就是他工作的縮影。
副院長左璽分管學生工作🫅🏽,從7月12日開始,為確保學生防疫安全,他每天同學生管理部門負責同誌溝通👩⚖️🥷🏻,及時向學生發布防疫指南,引導學生做好防護,科學參與抗疫。同時,每天核對學生信息🏇🏿,督促學生參與網絡健康打卡,開展線上線下聯防聯控,全面掌握學生動態,守護學生健康。同時🙎🏼♀️,他還主動參與配合社區防疫工作,服從社區安排👨🏻⚖️👳♀️,值守社區卡口😾🫛,嚴格落實一掃三查⬛️🫵,消殺值守卡口,以實際行動將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中🧑🏻💼。
綜合辦主任、第二黨支部書記張偉同誌踴躍報名參加社區誌願服務活動,連日的高溫下,他身著防護服🐦⬛,認真細致地投入核酸檢測掃碼工作🧑🏽🎄,每次采集至少要5個小時以上,完成任務後😕,厚重的防護服讓衣服被汗水浸透,口罩在臉上勒出紅腫的印記,橡膠手套把手捂得滿是褶皺👩🏽🚀🫸🏼,但他從無怨言。疫情期間,他共采集核酸900余管💴,累計7000余人次。不叫苦🧔♀️、不喊累,無懼風險,風雨無阻🕺,這就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寫照。
陳烜燁同誌堅守奮戰抗疫一線已經二十多天了📻,社區分配的每項工作他都認真完成。心懷責任和擔當🦹🏼♂️,他選擇舍小家顧大家,克服困難,每天堅持工作10個小時以上,身穿防護服穿梭在小區,和其他誌願者一起維護核酸檢測秩序👩🏻⚕️、巡查勸導居民出入、電話流調每戶核酸檢測情況📙、配合社區進行敲門入戶行動,確保本小區不漏檢🌼👩🏿、全覆蓋🦽,共同築起了小區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疫情發生後,作為第一黨支部書記的段奮霞,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強化社區工作力量,無論是卡口值守、進出車輛人員登記✂️,還是大規模核酸檢測秩序維持,她都按照社區統一安排,認真完成。同時,作為一名班主任,她堅持利用班級qq群和微信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及時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安排學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緩解疫情緊張情緒🧩。每天統計學生的核酸次數,督促學生積極配合社區防疫工作🗃,按時做核酸,甘當學生的“話癆”大姐姐。
朱小錄同誌是一名老黨員,他所住樓宇7月13日開始封控⏳,雖然居家,但他力所能及的承擔了社區流調數據信息統計工作🙅🏽,每天撥打電話100多個是他的工作常態🏊🏽♀️。電話裏,他耐心細致的詢問人員信息,面對情緒激動不理解的人員,講清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耐心勸解疏導🤹♀️,解除顧慮。他的電話因開展流調工作甚至被系統禁止,又用家人的電話繼續撥打👤,生怕漏掉一條信息給抗疫工作帶來不便。7月26日起,他又按照社區的安排,對接一戶居家監測人員建立監測檔案👆🏽,帶著老花鏡🏌🏽,一只手指緩慢的在鍵盤上敲著數字🏵,每天登記人員體溫數據和健康狀況,及時上報給社區👩🏻⚖️。就這樣☝️,他默默地為抗擊疫情盡著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為一名老教師的吳元奇🍚,第一個報名參加誌願活動。7月14日他被派到紅星巷與排洪溝相交的路口進行卡口管理工作♚,身處人員聚集區🌭,每天進出的人員多🕳,管理難度大🧛🏿,工作繁雜且辛苦,但他從無怨言。每天認真細致的對進出人員開展一掃三查✋;督促流動人員戴好口罩。7月27日由於疫情嚴重,吳元奇老師服從分配😮,調整到所居住的省科安博院內開展抗疫工作,為封控的單元住戶發放抗原,同時幫助醫護人員維持秩序、搬運檢驗物品🕵🏽👆、進行試管封箱等🕠。吳元奇同誌被按安排擔任所在院落外點位長,他快速熟悉本社區紅黃碼人員的相關情況,做好人員封控管理,配合醫護人員做好封控人員的核酸檢測,對於年齡偏大及腿腳不方便的住戶,他主動帶醫護上門進行核酸采樣服務📸,展現了旅遊安博老教師的風範!
願疫情退去,金城無恙!疫情不停,抗疫繼續——